泗水謁鄭和、清真聞鄉音

/迦南

走進印尼泗水嗄叮街2號小院,一排各種式様的清真寺院彩圖映入眼簾,那裏有棚頂遮陽,逺看像畫廊場院。漫步正中,一座赤柱碧瓦、八角亭頂的中式建筑翹首相迎,門楣上兩行燙金大字相繼横書:MASJID MUHAMMAD CHENG HOO 寺真清和鄭(鄭和清真寺)。

鄭和清真寺?好新奇的寺名!莫非華夏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還傳播伊斯蘭文化?我們懷着驚歎和敬仰,在印尼東區文友協會主席葉竹老師的陪同下走進這座小巧肅穆的鄭和清真寺内,細品殿宇内牆字畫,領略門窗、穹頂,走到右側門拐角處時,一幅《鄭和下西洋》彩塑立体模型圖呈現在我們身邉地面與牆面。圖中,明朝官員打扮、手持公文御旨、凝目遥望的鄭和塑像站立在模型船中,觸手可及,栩栩如生。

模型船上,鄭和胸懷華夏屋宇,率領滿載漢式小屋的官船,其身後緊隨的是漂浮水中的亭臺樓閣、塔等,而不是浩蕩船隻。此情此景,恰到好處地圖解、詩化了鄭和下西洋的文化傳承意義。鄭和的船隻,既承載了華夏文化,同時也傳播了其自身的回民文化。出身於回族,本姓馬,得明成祖朱棣賜姓“鄭”的鄭和;因其官職,通常被稱爲“三保太監”或“三寳太監”。至於印尼全境或爪哇泗水的伊斯蘭文化是早于鄭和到訪之前還是之後,尚有専家去考證。

泗水的鄭和清真寺不由得譲我們想到風格各異的中國古老清真寺,如廣州的懷聖寺,泉州的清淨寺,揚州的回回堂等。回回堂,可説是華夏民間乃至海外華人沿用至今對伊斯蘭教崇拜場所的通俗稱呼,如新加坡一些華人穆斯林小型禮拜寺“回回堂”。如在中國境内,回回堂則可大可小,或爲古老名稱,或别名,如杭州古老清真寺鳯凰寺,曾稱爲:禮拜寺、真教寺、回回堂等。揚州回回堂還包括墓園和寺院兩部分。作爲華人清真寺,泗水鄭和清真寺,也相當於海外三寳廟、三寳祠等,如印尼三寳壟三保廟,印尼雅加逹三保水廚廟、印尼巴厘島鄭和廚師廟、馬來西亞馬六甲三寳廟及寳山亭、泰國大城府三寳公廟、柬埔寨三保公廟等。這些與鄭和有關的寺廟,無論是華人先民所建,或爲今人所修,均有相似的風格,即在中原亭臺樓閣的基礎上融進伊斯蘭文化元素,如三寳壟三保廟是在媽祖廟的基礎上改造、擴建而成,泗水鄭和清真寺則與其院中展示的鄭和下西洋模型圖相協統一,可見華人修建的寺或祠或家廟的統一或相似格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鄭和清真寺及其與之同城的孔子文廟,譲我們深切感受泗水、銘記“蘇臘巴亞(Surabaya)”,及至聯想到所有相關名勝建筑,包括對未曾拜謁的印尼首都雅加逹的孔子清真寺的聯想與想象。

聽説這個鄭和清真寺還開辦漢語學習班等,我們更爲敬仰、感動。“其作用,逺逺不只是提供禮拜或學習經書等,也是傳播中華語言文化的書院、碑林和賀信與文書長廊啊!”聽着葉竹老師的講解,讀着牆面青石板上鎸刻的各國使節贈予的賀信、留言、經文佳句等,我心中默默自言。

告辭、轉身時,我們再次近前拜謁這位屹立於模型船首的三保鄭大人,從他深邃的眼神裏我讀懂了他心中的欣喜與欣慰。可不,看到同様掌舵、領航千島詩舟、載文種竹的後生朋友葉竹老師總領着逺道而來的家鄉客人来拜謁、瞧見華夏文化域外開花、泗水結果,怎能不欣喜?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175328
  • 在线: 9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