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中偶遇/劉一氓

 

 

我昨天当了一回乞丐。

 

到佛寺先母灵前上香,近中午,忽感饥饿,寺中无食堂,亦无处买充饥之物,乃到厨房乞饭。

 

菲厨娘告我须等僧尼吃完方能为我准备,我等不了,又向一寺中阿姑求食,她请我同桌进餐,乃解吾饥。当然,我也添了香油为报。后遇一老者与其子,老者先向我垂问敝乡何处,这是前辈华人搭汕的常用话引。向陌生人搭汕,常是因为寂寞。

 

老者高龄九十二,告诉我他想回归故里,觅一死处。死亡,在他这个年龄,是一种近在眼前的现实。在谈话中,也变得直接而坦然。他说,回乡后,他会先到火葬场交清费用,然后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老辈多有落叶归根之想,这种做法并不奇怪,但乡下有人照顾吗?他说只有一些侄孙。我劝他别回去,大陆的人情已不同以往,况且侄孙关系疏远,未必有人愿意照顾你。老者茫然。生命已然走到尽头,何处是终老之处,同样是抛不开的烦恼。为什么不留下来?其子走开时,老人偷偷告我,他在岷独居,老妻二年前过世,亲人罕有探视。此后所谈,也多与死亡有关。九二高龄,能听能视,头脑也清楚,前事一一道来,对时间的记忆比我还好,身躯虽弱,但没有疼痛,步履缓慢,但能行走,这是怎样的一种福气啊!但老人心中却只有死亡的念头和悲怀。

 

人生最后的日子,都会是这样吗?我有些沮丧。转眼间,我也已走在人生的下坡路上,但我还未做好准备。好奇和童心、对生活的热爱、回归自然的愿望、对遥远国度的响往仍然时时充盈于心中。但若干年后,我仍然能保持这种心态吗?假如我能有幸活至高龄,我是否也会变得如此颓唐?老者向我告辞,我起身还礼,目送着他在中年儿子的搀扶下,蹒跚地走下台阶。

其它留言

计数器统计

  • 访客: 3476182
  • 在线: 6

東南亞華文詩人網
www.seacpw.com